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昨夜山河齐恸震,今朝大星辞九州
今天,转发!送别国之仁士!
他,也是个普通人。
1949年,一个年轻人被西南农学院录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大学生。
同学们印象中的他,是帅气的,同时也是个游泳高手。
上学后,他就与一个游泳高手达成“学习战略”,袁隆平负责帮他解数学题,换来的则是游泳教学。
根据当时的同学回忆:袁隆平学游泳学得很快,仅一年的时间,便能横渡长江了。
谁的青春不热血。
此时的袁隆平才刚刚22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由于自己酷爱游泳,因而经常与同学在重庆北温泉一起放松。在游泳上岸之后,三个人想拍张照片留念,商议之下,小伙子们决定晒晒自己的肌肉,于是便有了这样一张“赤膊照”。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长着一双大耳朵、做事认真到极致的青年后来竟然成为了全球最顶尖的农业育种专家,以一己之力将数以亿计的人口从饥饿线上拉了回来。
他到底养活了多少人?
仅以2020年数据为例,2020年的中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470公斤。其中水稻占粮食总面积的25%,而这25%中,就有一半是来自于杂交水稻。
换算下来,袁爷爷相当于每年养活了两个黑龙江省。农民感激他,说:“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袁隆平是我们农民的大恩人。”
而外界对他最常见的评价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在许多人眼里,在某种程度上,袁隆平就等于丰衣足食。
但他其实是真正挨过饿的。
毕业后,他放弃了原本安置的工作,选择到偏僻的湖南安江农校当了一名教师。
冬天,他将手脚烤热了钻进冰冷的被子,第二天起来依旧是冰冷的。年轻时的他还热衷游泳,饿到游不动为止。他见过饿殍,也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的俗语。
这些经历,都让他的梦更加具象化——提高粮食产量,维护粮食安全。
很快,他把研究重心放到了水稻增产增收上,在自己心里埋下了一颗“让大伙都能吃饱饭”的种子。
上世纪中叶,中国农业科学起步还相当滞后,西方已经破解了DNA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我们还在跟着前苏联后面蹒跚学步。
那时的世界主流观点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
这对从红薯杂交研究转为水稻杂交研究的袁隆平和同事们是个很大的打击。可他从偶然发现的一株籽粒多达230粒的稻株中燃起信心,扎进稻田中潜心研究。
1966年,《科学通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文章,不仅推翻了前面所谓权威、主流的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观点,更让人看到了杂交水稻实际的运用前景。
从1964年到1973年,9年时间,袁隆平探索的“三系配套法”取得成功,中国杂交水稻发展乘上了快车,仅仅从1976年到1987年,我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上亿吨,每年增产的稻子可养活6000万人。国士二字,袁隆平当之无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但耕地面积仅占全世界的9%。所以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发出疑问:面对如此大的人口压力,谁来养活中国?
这一所谓的世纪之问,袁隆平底气十足地写出了答案——
中国人不但可以养活中国人,我们还要帮助其他国家解决吃饭问题。
粮食安全是个不可忽视的话题,袁隆平曾说过:一粒粮食完全可以颠覆一个国家。如果中国的生产力,粮食产量上不去,那么庞大的人口数量将会带来严重的危机。在精耕细作、施肥土地、兴修水利等传统方法已经无法再从多产出粮食后,杂交育种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就成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金陵上田十亩,一夫率家众力耕,丰产获稻不过三十余石。”
在古代农业技术高度发达的明清时期,肥沃的稻田精耕细作模式下亩产也只有三、四百斤。而袁隆平率领科研团队培育出的超级水稻,产量接连突破了700公斤、800公斤、900、1000、1100公斤大关,还研究出了适合在盐碱滩乃至海水里耕种的水稻。
此刻,中国人的饭碗已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亲眼见过袁隆平的人,爱这样形容他:一顶草帽、简陋的衣服、挽起的裤脚、满手的老茧、黢黑的皮肤。
可就是这样一个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农民形象,却是省政协副主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的研究成果如果用金钱来衡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他将一生扎进稻田,把功勋刻在大地上。
神农归位,大地撼动。
91岁的袁隆平,走了。
火神“祝融”俯视太空的时候,一定会发现那里多了颗明亮的星。
我想,他的离开,一定是太累了。我更希望是——
“他进入了一个梦乡,
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
穗粒比花生还大。
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
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去天堂的梦,应该是彩色的。
当国人沉浸在悲痛中时,
传来另一个噩耗:
今天,
除了袁隆平,
另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走了。
他就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
吴孟超同志。
吴孟超院士是我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国际肝胆外科的著名专家,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
人的一生,基本都藏在少年时的志向里。
小时候,他随家人侨迁马来西亚,在家庭教育和当地爱国华侨影响下,很早就怀有真挚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报国之志。
1940年,正值国内抗战紧张时期,年仅18岁的他主动放弃国外优越物质条件,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活动,因战乱无法赴延安,遂进入同济大学附中学习,决心“读书救国”。
1943年,他顺利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1949年毕业后在华东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56年参军入伍投身到军医大学的创业实践,1958年翻译并出版中国第一本肝脏外科专著《肝脏外科入门》。
上面这张照片十分珍贵。
这是在1958年冬,在一间临时改建的实验室里,吴孟超和他的两位战友冒着严寒做研究。后来,他们成为中国外科医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三人小组”。
1960年,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1963年成功突破“中肝叶”手术禁区。1979年,他赴美出席国际外科学术会议,以1960年至1977年间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181例、总手术成功率91.2%的经历,震惊国际医学界,被增选为国际外科学会会员。
1983年,他创新提出肝癌“二期手术”概念,攻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治疗等世界性难题。
1996年牵头创建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和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2006年联合6名院士向国务院提交建议案,牵头建起国家肝癌中心和肝胆医院安亭新院,推动我国肝胆外科事业不断腾飞。
1996年,吴孟超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4年获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成就奖,200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9年入选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百名先进人物。
201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1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2016年评选为全国“十大最美医生”。
他说:请记得医药有时穷尽,唯有不竭的爱,才能照亮一个个受苦的灵魂。
回想走过的人生路,吴孟超曾说:“选择回国,我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选择从医,我的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选择跟党走,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选择参军,我的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
他的爱,已留在人间。
现代诗人臧克家在名篇《有的人》这样写道: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